男人宁愿独坐车里也不回家?专家:每个中年人都需要一个空间做自己
每晚到了楼下把车停好,摇下车窗点上一根烟,发发呆、想想事……这是很多中年男人的真实状态——忙了一天终于到了家门口,但就是不想回家。
他们为何宁愿独坐车中也不回家?
“人到中年,进退维谷。对于中年男性来说,在单位,他可能是中流砥柱,在家里则是顶梁柱。无论在家还是在单位,他都是负重前行的角色,都会‘压力山大’。他们需要有一个时间、一个空间透透气。而下班后、回家前的车子,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。”
在车里,男人不再是职场员工,也暂时不是丈夫、父亲,而是他自己。
私家车,既不是单位,也不是家庭,而是家和单位中间的一个驿站。在这样的空间,他的社会角色所附带的压力都可以暂时放下。“所以大家不想马上把角色切换回负重的角色,想在车里多待一会、多轻松一会。”
“职场上,你不能随意指责一个90后、00后,因为他们随时可能跳槽走人。但是你可以任意批评一个中年人,因为他们不敢轻易离职。”
当然,这种进退维谷绝非男性专利,当代女性同样面临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,中年群体尤其承压。对于中年人的压力,前段时间网上还流行这么一句话:
一句玩笑话却道尽了中年人的心酸。头顶贷款要还、孩子的教育要管、日常的用度也在等着支付,要是一个不注意,家人病了更要出钱出力……似乎人到中年,所有的重担都会一起压来。
“中年焦虑”这个词,已经不止一次出现在大众眼前。
一方面,中年人背负着生活重压;另一方面,中年人也通过奋斗获得了事业成就,奋斗后、成功后的中年人反而体验到深深的危机感,各种压力和焦虑常伴己身。
焦虑不是病,可焦虑给我们带来的,可不只有心理方面的影响哦!
焦虑给人带来的影响:
1. 生理上,
让人出现心跳加快、肌肉紧张、出汗等身体反应。
2. 心理上,
焦虑会引起恐惧不安的主观体验,严重的情况下,甚至产生濒死感。
3. 行为上,
限制人的活动能力、表达能力,顶着deadline的压力,我们一拖再拖。
不仅是一种情绪
可以看到,焦虑,还会给我们,以至于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。
想想看,你上次焦虑是在什么时候呢?你是否有去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?
最好的防御是进攻!
如果焦虑情绪让你感受到了强烈的不适感,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。对于焦虑也是如此,与其被动忍受,不如主动应对。
1、对于“临时焦虑”
一动一静
对于临时的明显的焦虑,可以采取两个方法来缓解。动的方法就是进行身体的活动,比如通过躯体的大量的活动,可以释放一部分焦虑情绪;
腹式呼吸
静的方法则是放松练习,比如做,就是主动而缓慢地让腹部鼓起来再缩回去,一呼一吸各六秒左右,这样随着呼吸频率变慢,人的身体和心情也都会放松下来。一次腹式呼吸做5分钟左右就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,还可以辅助焦虑引起的入睡困难。其他的放松练习,如等,也可以帮助我们放松神经。
给大家分享一个简单的练习:
1. 找个容易放松的地方,
尽量安静、私密。
2. 慢慢地长呼吸,慢慢地伸展,
慢慢地将你的脚踩向地板。
3. 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,
注意身上紧张的部位,可能是肩膀有点僵硬、背上感觉有个重重的的乌龟壳、手心里有汗……
4. 逐一将紧绷的肌肉群放松 2~3 次,
包括手指、手掌、手臂、肩膀、颈部、脸部、胸部、腹部、大腿、小腿、和脚趾。注意感受放松的感觉,体会肌肉放松和紧张的区别,然后在放松的状态中逗留一会儿。
要有认知和行动
缓慢或隐秘而持久的焦虑
对于,则应试着改变自己两个方面,在认知上,警惕一些非理性的信念,比如内心存在的“一定”、“必须”、“绝对”等执念。如果存在这些自动化的信念,一旦事与愿违,难免会出现焦虑烦恼。所以要学会放弃强求试着与自己的执念和解。有些事只能尽人力听天命,有时只能尊重命运的安排。但在行动上,则要积极。
如果遇到事业的瓶颈,可以暂时蛰伏,蓄势待发。
但即便如此,有时,一段时间的知识储备,一种特殊技能的获得,或者让自己的学历提升一个台阶,都有可能会给人带来转机。
学会合理利用资源,求助专业的人解决专业的事。
另外,还要比如有些中年男性在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时,感到非常头痛,孩子逆反,软硬不吃。有的偶然找了心理医生,居然亲子关系得以改善。所以,有时你的焦虑需要有人对症下药,不必自己硬扛,就像想吃鸡蛋就去买,而不需要亲自养鸡。
不妨尝试将焦虑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,
虽然焦虑经常会让人不舒服,但完全没有焦虑的生活,又会让人感到平淡无奇。所以,这样不仅会激发潜能,助人成长,还会帮助人走出舒适区。